第四十四章(2 / 2)

这孩子……

太后笑,这孩子素喜那个传闻逸事,定然……定然也没少听她与多尔衮的谣言,很生气一些人对她的诋毁吧?

是以,才想出这般法子来,试图为她添些好名声。

太后虽然不大在意这些,可谁又不感动于晚辈的拳拳孝心呢?

于是在娜仁的反复劝说中,太后终是点头:“好好好,皇额娘就受了娜仁这好意。以后,以后你就是皇额娘的亲闺女。但凡福临那混账小子有丁点惹你生气,你就过来告诉皇额娘,皇额娘一准儿打折他的狗腿!”

唔,还有如此意外之喜?

娜仁眨眼,再度揽住太后胳膊:“皇额娘,你可真是天下最好最好的婆婆了,没有之一!”

“儿媳上辈子一辈子烧了好多好多的高香,今生才能成为您的儿媳妇……”

婆媳俩你看我,我看看你,互相恭维中。

看得顺治再度牙酸,忙以蒸馏器还有些细节不大完善为由,将皇后拽离了慈宁宫。

娜仁狐疑,到底没当场下他面子。

只礼舆到了位育宫,她就皱眉斩钉截铁道:“妾一笔一笔画的图,心里有把握得很。只要严格按照图纸去做,就不可能有丝毫不妥。皇上到底甚事,还请明示。”

顺治:……

他能说甚都没有,他只是眼酸小皇后跟皇额娘相处融洽?

果断不能啊!

遂他赞许而笑:“皇后果然聪慧,朕确实只托词。蒸馏器好着,品质好、效率高。不但纯水、酒精、精油等蒸馏、萃取无碍。还被内务府的奴才们研究着,弄出了更烈性的酒来!”

“虽现在灾害连连,粮食果腹还恐有不足,暂时无法推广。但等博果尔那边有好消息了,一切却都将不是问题……”

“是,皇上说得是。”娜仁点头,终是没忍住内心好奇:“十一弟与十一弟妹远赴江南,路远迢迢。十一弟妹又怀了身孕,正是需要照应帮衬的时候。皇上拦住了贵太妃送去的人,可想过他们小两口该如何应付?”

前头在慈宁宫,小皇后就一脸震惊,神思不属的。

不用问,顺治便知道她脑子里定然正史野史不断翻腾,有千万个为什么急欲得到解答。

顺治虽不大愿意提及,但更不乐意小皇后胡思乱想啊!

于是笑道:“娜仁也看到了,贵太妃对十一弟妹颇有芥蒂。十一弟妹对她也……婆媳俩你争我斗的,可不如你跟皇额娘那般婆媳相得。相互防备,也是有的。”

“博果尔夹在她们娘俩之间,也是左右为难。”

“只眼下,明显是十一弟妹与她腹中孩子更为重要。遂那小子只得甘愿放弃事成之后的所有奖励,托朕出手拦上一拦。等差事完成,再回来给贵太妃磕头。”

“至于照顾?”

“他们出发的时候就已经带足了人手,随信又请皇额娘派两个好稳婆、嬷嬷去,再不带让他福晋受一点委屈的。皇后别瞧他第一次当阿玛,就觉着他一定会手忙脚乱。事实上,人连奶娘给孩子物色好了!”

娜仁笑:“十一弟可真是个好丈夫,好阿玛!”

只可惜好人未必会长命,闺女儿子未曾有,倒是好好的福晋进了眼前这个混账的怀……

阿弥陀佛!

倘她这只小蝴蝶真的有用,就让她用力扇扇扇,给这苦命孩子一个温馨结局吧!

顺治唇角微抽:“皇后不必羡慕!只你愿意,朕也会是个好丈夫、好阿玛。”

呵呵!

娜仁就想建议他瞅瞅自己高达两位数的后宫,与两女两子说话。一生一世一双人本宫是不盼了,只希望顺治十八年之前,别再出来个真爱让你嚷嚷着废后!

前科太多锤太硬,顺治还不敢开诚布公地跟娜仁谈。

告诉她你所知道的种种,都是前世种种。这辈子朕重新来过,早已决定痛改前非云云。

只能干笑:“事实胜于雄辩,皇后,皇后且看朕表现就是!”

娜仁打了个大大的哈欠:“皇上恕罪,妾……妾没觉得您的话老生常谈到让人犯困,只是近日来委实过于疲惫。这陡然一松懈精神,便难免疲惫!”

皇后为了帮她,都已经把自己累成这样儿了,他又能说甚?

只能一脸歉意地看着她:“皇后无需如此,是朕不好,光顾着与你说话忘了时辰。不早了,朕前头还有不少折子要批,皇后先睡吧。”

娜仁欢欢喜喜行礼,那一声恭送皇上说得叫个真心实意。就……

让顺治万千次庆幸自己当机立断,以修缮殿为由,将人弄进了位育宫。否则由着皇后性子来,怕是他白发苍苍,胡子掉光,也难盼到皇后的回应。

娜仁才不管他如何烦恼纠结呢!

她只火速让人准备寝衣,欢欢乐乐泡了个澡,早早躺在大床上会周公去也。诚不知每每她好梦正酣的时候,床上都会爬上一只狗皇帝。轻轻揽着她纤腰,拥着她共眠。

倒是听说翌日早朝,顺治就公布了铅笔、蒸馏器、酒精等物的发明与作用。

并按着她们前头的默契,把一应功劳都算在了太后身上。

满朝文武呼啦啦跪倒一片,各种歌功颂德。

“前有皇上英明,发现玻璃、水泥这等妙物。后有皇后睿智,在玻璃的基础上发明银镜。畅销全国,为国库赚来大笔金银。现在太后娘娘也不甘人后,又有铅笔、蒸馏器等物问世。”

“实在是社稷之福,百姓之福、吾等之福啊!”

“吾皇英明,太后英明,皇后娘娘英明……”

“奴才/臣等恭贺皇上,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
“众卿免礼!”顺治微笑伸手,朝诸臣方向虚扶了一把:“现营造司虽加班加点,赶制玻璃、镜子等物。但终究产量有限,所需亦有限。而水泥路、水泥城墙、河堤等,均耗资甚巨。”

“遂朕决定,再增设几个厂子,把诸般妙物都一一生产出来。便民的同时,也为国库再添几样进项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