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夏纪 第1640节(1 / 2)

大夏纪 博耀 2077 字 9天前

得到玄明木莲的特殊提醒之后,方云开始以一种平和的,真正关爱治下民众的理念去治理大桑帝国。

不再单纯追求不饿死人,但求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,力求让大桑帝国民众生活得更为幸福。

当然,宣传也是必须的。

大桑文化需要繁荣起来。

帝国发展,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判定标准。

要说,这个大型任务,对一个试炼者的整体水平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。

不饿死人,应该只是这个大型任务的基础环节。

按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,民众吃饱穿暖之后,会有精神生活的需求。

这是天梯任务,这里边的民众不会诞生真正的智慧,所以,有些东西,只要出现,就能产生判定效果。

提提寂的后期设定之中,大桑帝国的城市里面,就出现了体育竞赛场、大型歌剧厅、宗教圣地等等一些文化建筑。

要说,此时此刻,方云的一身学识,让他占到了很多便宜。

神念一动,《古诗三百首》出现在了大桑帝国资料系统之中。

当然,这古诗三百首不仅仅有唐诗,实际上,还有方云喜欢的宋词,更有方云认为有史以来,最为大气磅礴的那首“沁园春·雪”。

让方云没想到的是,因为这古诗三百首是方云自己贴上去的,所以,系统默认这是大帝收集整理的作品,很快就在民间传颂,引起了极大的轰动。

尤其是那首方云略作修改的压轴之作,沁园春·雪更是成为其中的经典代表。

好一个大气磅礴,气吞山河!

读来真是热血沸腾,傲视群雄,睥睨天下。

大桑帝国上下,文艺也逐渐繁荣。

仁义治国,礼仪之邦。

这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烙印在方云骨子里的东西,实施起来顺理成章。

文治大桑帝国的同时,武功也在快速跟上。

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之中,文治武功并重,任何一个方面,丝毫都不能弱小。

说起这文治武功,尤其是训练大桑帝国勇士,组建精锐兵团的过程之中,方云其实也是受到了烙印在骨子里边的一些精神的影响。

大夏纪之前,方云所在的家乡澧城乃华夏南方一座山城。

方云的父亲,乃是山城之中的文职军人,也就是武装部的文员。

可以说,父亲对方云的影响是巨大的,很多东西,一辈子都不会忘怀。

而这,也对方云的性格形成了最直接的影响。

有时候,梦回故乡,方云都不得不感叹,人啊,这一辈子,都不能忘根,那怕你走得再远,精神的根子,始终都在。

大桑帝国,方云组建精锐兵团,首重两个字“血性”。

而“血性”二字,就是来自方云的故土,澧城。

来自澧城人民的自嘲,也来自方云小时候就觉得无比神奇、无比强悍的“第五十七个民族。”

华夏只有五十六个民族,第五十七个民族是不存在的,但是,澧城周边,乡村原野之中,有澧城人自嘲而成的“第五十七个民族”,奤卵族。

方云的父亲,就曾经自嘲,自己就是奤卵族中的一员。

要说,奤卵,在澧城并不是什么褒义词,甚至是有点略带贬义。

当时吧,方云听见这第五十七个民族的时候,心中那是无比好奇的,尤其是听了这个民族的一些往事之后,感觉那叫一个混乱,简直是不可思议。

奤卵族经典事件之一:有南方二锅头之称的包谷烧,“敌敌畏”熏蒸酿造,几奤卵族喝酒,大茶杯不过瘾,就一脸盆一脸盆的喝。

奤卵族经典事件之二:一奤卵族腿上长包,有人说那是肿瘤,这家伙,拿起一把菜刀,连肉带包,几刀就给剃了下来,鲜血直流。

奤卵族经典事件之三:华夏立国之战,抗霉援朝,嗯,最惨烈的上甘岭战役,就是奤卵族的老乡给打出来的,听说,不少奤卵族以此为豪。

奤卵族经典事件之四:想吃辣椒不怕辣,想当红军不怕杀,脑壳掉了碗大个疤,后来,听说这句奤卵族名言竟然被编成了民歌,父亲偶尔还能哼唱几句。

……

总之一句话,奤卵族搞事,总是那么地胆大包天,总是那么地出人意料,总是那么地惊天动地。

关键是,奤卵族搞的事,都是些小事,小事都能搞出这么多名堂来,真是一个奇特的民族。

奤卵族搞的这些事,被很多人诟病。

不够文明,野蛮,粗鲁,然而这些,都是奤卵族的特点。

但是,方云清晰地记得,当年,身为一个文职的父亲,说起传说中的第五十七个民族,心中是充满敬佩的。

按照父亲的说法,那就是,第五十七个民族的身上,拥有一种国人最缺的精神,高度总结起来,就是两字,血性。

路见不平,拔刀而起的血性!

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血性。

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血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