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5章:人面映桃花(2 / 2)

奋斗在盛唐 牛凳 2905 字 14天前

至于挤兑崔耕做诗的事儿,当然也被二人忘到了九霄云外。

正在崔耕自以为得计,暗赞自己反应机敏之时,曹月婵陡然回过味儿来,疑道:“不对吧,这里不就是桃花溪吗?那崔护直接喝溪水不就行了,为何要去小娘子家里讨水喝?”

“呃……兴许是他故意搭讪。”崔耕赶紧给自己的故事打了一个补丁。

卢若兰也是摇头质疑道:“还是不对,这首诗写得如此之好,早应该众人传唱,怎么妾身从未听说过?”

这下,可把崔耕问住了。

因为这个故事并非发生在这里,更非发生在之前,而是发生在之后,差不多百年之后的唐末时期。发生的地点也不叫桃花溪,而是在长安南郊,讲得是诗人崔护进长安参加科考落第之后,在长安南郊偶遇一个美丽女子的故事。故,这首诗在历史上大名鼎鼎,叫做《题都城南庄》。

不过被问得哑口无言又能怎样?

那就不要脸的承认呗!

只见崔耕贼嘻嘻一笑,指着自己的鼻子,说道:“好吧,本官承认,这个故事是我编出来的,不过这诗……可确确实实是我做的哩。怎么样?两位小娘子该脱鞋了吧?”

就这样混过去了?

二女被崔耕的无耻惊了个目瞪口呆,一时语噎。

正在这时,崔耕突然发现远处有喧哗动静,大呼一声:“快看,有人来了!”

这次可不是忽悠,但见远方的大宅院内走出来一伙人。

看得出来,这帮人的目的非常明确,就是冲着崔耕这边来的。

为首一人是个老叟,满脸皱纹堆累,白发苍苍,慈眉善目,拄着一个龙头拐杖。

带着衙役巡弋的宋根海也发现了远处的异样,小跑过来,对崔耕拱手道:“大人,这老头叫郑则常,整片桃林都是他家的产业。卑职就是通过他,才替大人找了这么一处好地方。”

敢情是此地的主人来了,崔耕也没有托大,待着老叟郑则常走近,起身与他相见。

寒暄了几句之后,郑老头看了看曹月婵和卢若兰,暗赞一声俩女的沉鱼落雁之美,对崔耕恭维道:“恰逢上巳节,崔县令能得如此佳人相伴,真是艳福不浅啊。”

老头的话,崔耕心里听着倒是挺美的。

反倒是卢若兰和曹月婵,听着艳福不浅四个多少带点轻浮之意的字儿,双双俏脸微微不悦。

郑则常这么大年纪了,自然能识人脸色,知道自己一时口误,赶忙扯起闲篇来:“县令大人应该是初次来这附近吧?好教县令大人知晓,离此不远处有个小隐寺,寺里有一块三生石,甚是灵验哩。”

“三生石?”曹卢二女齐声相问,看得出来,颇有兴趣。

“对,相传只要在这块石头上刻上男女双方的名字,就可以缘定三生。”郑老头捋须笑道,“崔县令难得来一趟,老朽建议大人可以带上两位小娘子,去小隐寺游览一番哩。”

这种事情自然要征求一下女伴的意见,崔耕看着旁边二女,问道:“你们意下如何,要不去转转?”

不过毕竟是去看三生石,三生石所代表的含意,郑老头也说了,两女竟一时扭捏了起来,谁也没好意思先吱声应下。

崔耕见状暗暗吐槽,妹的,你俩昨天在县衙内宅的时候,可不是这样矜持啊,争哥的归属权都差点打起来了,好么?

曹卢二女没有及时表个态,一时倒是冷场了下来。

郑老头见状,以为他们对三生石不感兴趣,又道:“崔县令和两位小娘子没去过小隐寺,可能不晓得。这寺中,除了三生石之外,还有一种鹤子草。此草春天开花,半刻时间后便会枯萎。据说,妙龄女子若能趁着花开之际服下,就能常葆青春。”

“真…真的?”俩女这回不再装哑巴,而是齐唰唰地异口同声地问道,双眸发亮。

崔耕却是很煞风景地嗤之以鼻道:“你可拉倒吧,鹤子草要真有你说的那么神奇,那早就遍地都是了,小隐寺的和尚们还能守得住这等人间仙草?”

论忽悠吹牛,论神神叨叨,崔耕自觉敢认第二,应该没人敢认第一吧?

“县令大人别不信啊,鹤子草是真的长在小隐寺中啊。不过说来也怪,”郑老头砸吧了下嘴,捋须皱眉道,“这鹤子草不知为何,只在小隐寺附近方能生长,移植到其他地方,就是成活不了。而且整个小隐寺中,拢共不到十株,一旦有新的鹤子草长起来,势必就会有老的鹤子草枯萎死去。”

说得有板有眼,这时,崔耕不禁觉得郑老头好像真的不是在吹牛忽悠人了。

他暗暗琢磨,难道是小隐寺周围的土壤存在特殊情况,所以那个劳什子鹤子草才能种植存活?

此时,曹月婵已经被常葆青春四个字儿,勾起了心思,有些迫不及待道:“既然如此,那咱们就去小隐寺看看吧。兴许运气好,真能遇到鹤子草开花呢。”

卢若兰也是连连点头,表示要去小隐寺一睹究竟,这回她倒是难得的与曹月婵达成了一致意见。

既然两个美娇娘有所求,左右又有时间闲着,崔耕便当头同意了下来,当即下令,将东西们都归置好前往小隐寺。

在郑老头的引领下,一众人等往小隐寺而去。

走着走着,崔耕才发现郑老头口中所谓的“离此不远”,真尼玛坑!

这哪里是不远啊,而是相当之远好吗?他们足足走了二十里左右,才见到了小隐寺的山门。

这小隐寺,小庙不大,看着也挺破旧残败,香客也不甚多。不由地,崔耕一行人大失所望,这看着不像是深山古刹的赶脚。

崔耕看着郑老秃的眼神都不对劲了,浓浓的疑色,不予言表。

郑老头见状,赶紧解释道:“崔县令有所不知,小隐寺的高僧们素来便喜清静,且一直对三生石和鹤子草秘而不宣,不愿招惹红尘是非。要不是小老儿和寺中方丈甚是投契,至今还不知道这不起眼的小小寺庙中,竟藏有此等宝贝呢。”

“呵呵,是吗?”崔耕还是一脸不信。

正在众人持疑之机,山门内忽地有十几个和尚迎了出来,领头两名僧人,齐齐地双手合十,同声宣道:“阿弥陀佛,不知是哪位贵客造访我们小隐寺?”

为首的两个和尚,一个身形高大,相貌堂堂,不怒自威;另外一中等身材,白净面皮一身儒雅之气。

既然寺庙的主人都被惊动出来了,崔耕自然不想就此折返,随即带着众人上前见礼。

一番介绍之下,才知道身形高大的和尚,法号业玄,是此庙的方丈。

至于那个白净面皮的和尚,法号业空,乃是他的师弟。

通过郑老叟的口中,业玄方丈也知道了崔大县令的身份,不过貌似大和尚似乎对崔县令的到访并没有多少高兴的意思,更没有恭维的态度,仅仅是保持着礼节性的热情而已。

随后,在业玄方丈的引领下,众人来到了大雄宝殿。

大殿中间供奉的如来佛祖,两侧则是药师琉璃光佛和阿弥陀佛。三者合称“三宝佛”或者“三世佛”。

进庙烧香,进寺拜佛,这个道理崔耕还是懂得。他要了几炷香,给佛祖供上,并跪拜如仪。

一番虔诚过后,刚要起身,但眼角的余光却发现,在大殿的角落里,还有一尊小小的人像。

这人像虽然比三宝佛小的多,却也擦得干干净净,前面还摆了贡品和三支香,可见每天都有人打理。

令他诧异的是,这人像并非是寺中庙内常见的佛像,而是一尊峨冠大袖的世俗老者像。

这就奇了怪了!

道观供三清,寺中拜诸佛。

这小隐寺乃佛门寺庙,怎么还立着一尊世俗老者的像?

他不禁好奇问道:“业玄方丈,敢问贵寺大殿内供奉的这尊老者,乃何许人也啊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