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3章(1 / 2)

重生一九八二 甜饼 3272 字 1个月前

电影里的一幕幕,都是大家曾经的生活,有些人甚至恍然,原来我们还有过这么苦的日子。好日子过了几年,就已经忘掉了以前的苦日子。

甚至想要扪心自问,自己的初心何在,当年的愿望都实现了吗?

主角的每一次选择,每一次进步,都会让人想到自己,不是唏嘘便是隐有泪光,而这种代入感,也更加抓人。

经历一段悲喜交加的人生,主角终于踏入美国,大家以为,总该一切顺利,没有想到,反而更加艰难。

有人愤怒,有人不敢相信,有人坚信这是电影在抹黑,但无一例外的,都被电影情节紧紧抓住。

教授的歧视,同学有幸灾乐祸的,也有同情的,这其中还收获了爱情。在男友的鼓励下,主角报名参加天桥风云。

电影演到这里,不少人恍然大悟,天桥风云的原版经过删减,曾经在电视台播放过。只不过综艺节目里,一大堆的人,又是设计师又是模特,还有主持人,所以大家一时没有想起来。

等到电影的最后,主角带着男朋友飞回中国,屏幕上出现一架飞机的远景,字幕开始缓缓推上。

片尾曲响起,灯光响起,主持人再次出现在台上,请出剧组的主要人物,导演以及女主角舒雅,还请出了原型丁妞。

主持人简单的采访过后,则是宣布,大家离开时,会有电影票送上。大家可以在截止日期之前,将电影票带去任何一家莉莉丝的门店,换取一张抽奖券。而在电影下映之后,莉莉丝会进行抽奖,全国范围内,抽出十台轿车。

听到十台轿车,在场不少人忍不住“哇”了一声。彻底从电影情节里,走了出来。

九十年代的抽奖活动,依旧如火如荼,奖品早已不是八十年代的电视机可以满足。已经开始有人抽取小轿车,但无论场面多大,基本只有一台,而且是最便宜的型号。

但莉莉丝抽的十台,全是进口车型,裸车就得二十万,就算是明星开出去,也不会跌份,这就非常讲究了。

影评人自忖身份,做不出惊喜的表情,但离开时,面对送上的电影票,倒是没有拒绝。快刀负责招待影评人,润笔费一一送到位,还有他早就准备好的一篇通稿。这是给影评人和记者当参考用的,要是不想自己动笔,照着来一份,只要能刊登就算没有辜负快刀的招待。

爱惜羽毛的人,当然做不出照抄通稿的事,更何况,这部电影确实有些有趣的东西在里头。

很快影评人的点评出现在各大报刊上,而报刊上还登有莉莉丝的宣传抽奖活动。电影上映期间,在莉莉丝购物达到二百八十八元以上的,可以获赠两张幸福来敲门的电影票。

无论是获赠的电影票,还是自行购买的电影票,在看过电影后,将电影票送到任一莉莉丝的门店,都可以获得一张抽奖券。

电影下映之后,莉莉丝将在十天内,抽出一万个获奖者。大奖一百个,除了特等奖十台进口轿车,剩余九十个大奖,都是家用电器这种大件。剩下九千九百个奖品,都是生活用品或是现金券,可以说是奖品丰厚,下足了血本。

报刊的新闻版,也大多刊登了时装发布会和首映式的盛况。看着照片里的热闹场景,读者们图个一乐。

时尚佳人杂志,新出的一期却是直接用了半本杂志来刊登首映式的盛况。杂志记者所拍摄的图片彩色高清,翻开折页一拉开,整整一个手臂的长度,全是各个女明星的盛妆礼服照。

国外的女明星红毯照,时尚佳人杂志不是没有登过,但国内的不一样,都是大家熟悉的,叫得出名字,还知道演过什么戏,唱过什么歌。盛妆之下,再这么放在一块,看得少男少女口水都要往下滴。

还着重刊登了丁妞的时装发布会,点评一番,放上新款的上市时间。

“破纪录了。”苏姗给舒雨报喜,杂志的销量,破了历年来的最高纪录。

只要维持下去,稳稳的一线杂志地位,就是指全国范围内,大家一提起来,都知道的杂志。走进任何邮局,报亭,都能买到的杂志。

生活杂志也跟着热闹一番,打了整页的广告,刊登的是电影票换奖券,以及抽奖的奖品。奖品都用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,堆在一起,让人生出一种,这么多,我怎么也能抽中一个的错觉。

家用电器由路路通和大中华两家家电城提供,生活用品和现金券,则由超市或是莉莉丝提供。无论家电城,还是超市,都属于自家的公司,跟着抽奖顺势做些活动,也可以造势提升自己的知名度。

莉莉丝的门面,也在首映之前,达到了一百家。其中有十余个一级门面,是属于舒雨单独购置的产业。三十余个二级门面,由燃犀基金购入,剩下的三级门面则是采用租赁的形式。

保证了这个活动,从方方面面都能落地。每个省,哪怕最偏远的省份,至少省会城市也能找到一家莉莉丝。能在这个时候拿看电影看当娱乐活动的,多半是有收入的年轻人,去省城耍一趟,换个奖券,并不算难。

别的省份往往是看完电影,跑去换奖券的时候,才发现购物可以送奖券,只有海城人民,是谋定而后动。先去莉莉丝购物,拿着换来的电影票去看电影。这个时候的电影票,基本已经涨到十五块左右一张,再过几年,不用到二千年,就会变成三十块一张。

按这速度涨上去,再过几年岂不是看个电影要花几百块,别怕,互联网带着资本来了,为了争抢用户,硬是用补贴,将票价维持住。

等看完电影,将电影票送回莉莉丝的时候,莉莉丝会出具一式三联的奖券,填上抽奖人的姓名,联系电话和地址,撕下一份给用户保管,一份用于抽奖,另一份和电影票订在一起,方便中奖后查找联系。

莉莉丝这么做,让不少人哗然,特别是电影行业的人,这么搞电影票房到底算怎么回事?有多少是莉莉丝补贴的,有多少是正常产生的,还有多少是冲着抽奖才去看的。

舒雅听到质问,不屑道:“花他的钱补贴了?花钱的人都不急,他们急什么,有本事也找人补贴去。”

也有人看出本质了,“什么电影,你以为人家早不投晚不投,偏偏现在投个电影,本质上就是一个广告。”

超长版的广告,主角到了美国之后的着装,就全是莉莉丝历年来的经典款和新款,去门面用电影票换奖券的时候,正是心里的购物欲达到顶点的时候。才看完电影里各种漂亮的衣服,就看到店里的同款,就问你要不要买买买?

答案当然是买,整个首映式期间,单店销售额平均高出平时的百分之四十,这一来一去,早就收回电影成本。

第219章 改变策略

王小红也拿着电影票去换奖券, 当然,主要目的不是中奖,而是要观测整个流程。 首映式当天出来, 上司一句话都没说,她也没心情说话。

不管舒雨怎么胡来,把不相干的事都拼凑在一起, 也逃不掉一个事实,不管是时装发布会,还是首映式,都是成功的。

更不提后续报刊杂志的报道, 无论是影评,女明星的红毯秀,还是时装秀, 以及抽奖,简直如同一场瓜田盛宴,任君采撷。

喜欢追星的, 可以品评红毯秀的女明星, 哪一个风华绝代,哪一个最有衣品,又是哪一个容貌无敌。

喜欢看电影的, 可以看看影评,多半会生出这电影不错, 值得一试的想法。

喜欢时尚的,可以看时尚佳人对于时装秀的点评, 还可以去莉莉丝买买买,满足自己的购物欲。

喜欢凑热闹的,抽奖简直专门为他们而生, 有人拿了奖券回去摆在供桌上,也有人拿了奖券回去用红布包起来。

有人出门就丢了奖券哭天喊地,也有人拿回去被家里人当废纸丢掉,天天都有天南地北的谈资,引爆所有人的热情。

而所有人,都在这场热闹里,知道了莉莉丝,这个品牌一瞬间家喻户晓。趁着热度,时尚佳人杂志还采访了公司的创办人。

两位创办人侃侃而谈,一位出生小镇,拥有裁缝手艺的小姑娘,靠着杂志和一堆书籍自学成才。和一位有海外亲戚,出国留学的少年人,联手创办莉莉丝。从美国开始,一路开到欧洲,最后回到中国。

对于当年的下海热,出国热来说,这个逆向创业的过程,值得反复颂读。一堆出版社来约稿,都想让舒雨出版一本个人传记。

舒雨统统拒绝,她才二十几岁,出什么传记,她可不是被人捧几句,就飘上天的性子。更何况,她自己非常清楚,她从来不比任何人更聪明,只不过是占着重来一次的便利,提前布局罢了。谁要是写书吹捧自己,她第一个受不了。